动态资讯
News Center
更新时间:2025-10-09
点击次数: 硫化氢(H₂S)虽在天然气中含量极低,但其对高纯甲烷的适用性具有决定性影响。作为一种强还原性、腐蚀性气体,H₂S可毒化贵金属催化剂、腐蚀不锈钢管道,并在半导体工艺中引入硫污染,导致器件漏电流增大或寿命缩短。
正因如此,GB/T 33102—2016仅对最高纯度等级(99.999%)的高纯甲烷设定了硫化氢控制要求,限值为0.1×10⁻⁶(0.1 ppm),而其他等级则未作规定,体现了标准对关键应用场景的精准聚焦。
该限值的设定基于半导体与催化剂行业的实际需求。例如,在铂基催化剂评价实验中,H₂S浓度超过50 ppb即可导致催化活性显著下降;而在光刻胶沉积工艺中,硫元素可能掺入介电层,改变介电常数。
因此,0.1 ppm的上限虽看似宽松,实则已为终端用户预留了足够的安全裕度,前提是上游供应商能提供稳定可靠的低硫甲烷。
在检测方法上,标准指定采用GB/T 28727《气体分析 硫化物的测定 火焰光度气相色谱法》。该方法利用硫元素在富氢火焰中发射特征波长(394 nm)的原理,通过火焰光度检测器(FPD)实现高选择性、高灵敏度检测,检出限可达10 ppb以下。
分析时需使用专用硫分析柱(如HayeSep D),并严格控制载气纯度,避免背景硫干扰。标准同时强调,当检测结果存在争议时,应以该方法为仲裁依据。
为实现H₂S的有效控制,生产企业需在天然气预处理阶段强化脱硫工艺,如采用分子筛吸附、氧化锌脱硫剂或胺法脱硫,并在后续纯化系统中设置硫穿透监测点。
此外,气瓶内壁的钝化处理也至关重要,以防止残留硫化物在储存过程中缓慢释放。只有将硫控制贯穿于“原料—工艺—包装”全链条,方能确保高纯甲烷满足最严苛的应用需求。